社會疏離理論
2239犯罪學
社會疏離理論
由美國犯罪學家傑佛利(C.R.Jeffery)在1960年代所提出。
起源:
其實傑佛利這個人本身研究的範疇很廣,這一點在整合理論時就能證明,
因為他也提出一個生物社會學習理論,就是結合了社會學、生物學、心理學的角度,
因此在提出社會疏離理論時也有一些批評:
(1)犯罪心理學認為有些人是因為情緒與心理相衝突而犯罪,但是大多數的人卻無心理或是精神病。
(2)犯罪社會學逕自將生物學及心理學刪除,使得犯罪學等於社會學。
因為有以上的批評,因此他將心理學與社會學作整合,發展出社會疏離理論。
基本主張
1.認為某些地區越缺乏人際關係,人就會越隔閡疏離,愈不會守望相助,
愈不會遵守社會規範,因此犯罪率會提高。(針對成年人提出)
2.少年犯罪大多因為缺乏人際關係,使得他們產生仇恨心及攻擊性。(針對青少年提出)
這樣的理論特色在於:
1.與犯罪心理學結合:疏離、人際關係,本來就是屬於心理學的範疇。
2.與犯罪社會學結合:強調初級團體的互動關係(社區),與蘇哲蘭的理論結合。
3.用來解釋貧民區的青少年犯罪率較高相當好用,因為他們所存在
的下階層生活條件不好,有較嚴重的社會疏離感。
對少年犯罪的防治啟示:
1.避免個人疏離:加強青少年的群體意識,建立他們良好的人際關係。
2.避免團體疏離:培養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精神。
3.避免法律疏離: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預防社區犯罪策略:
1.發揚社區意識:以社區的力量維護治安,例如社區巡守隊。
2.提倡社區活動:由社區居民發起休閒活動,像是登山、烤肉
、搓湯圓這類的活動,避免社區居民疏離。
3.法律制定應更周延:對於某些低階層的居民應該要制定保障
的法律,例如低收入戶的補助等。
由美國犯罪學家傑佛利(C.R.Jeffery)在1960年代所提出。
起源:
其實傑佛利這個人本身研究的範疇很廣,這一點在整合理論時就能證明,
因為他也提出一個生物社會學習理論,就是結合了社會學、生物學、心理學的角度,
因此在提出社會疏離理論時也有一些批評:
(1)犯罪心理學認為有些人是因為情緒與心理相衝突而犯罪,但是大多數的人卻無心理或是精神病。
(2)犯罪社會學逕自將生物學及心理學刪除,使得犯罪學等於社會學。
因為有以上的批評,因此他將心理學與社會學作整合,發展出社會疏離理論。
基本主張
1.認為某些地區越缺乏人際關係,人就會越隔閡疏離,愈不會守望相助,
愈不會遵守社會規範,因此犯罪率會提高。(針對成年人提出)
2.少年犯罪大多因為缺乏人際關係,使得他們產生仇恨心及攻擊性。(針對青少年提出)
這樣的理論特色在於:
1.與犯罪心理學結合:疏離、人際關係,本來就是屬於心理學的範疇。
2.與犯罪社會學結合:強調初級團體的互動關係(社區),與蘇哲蘭的理論結合。
3.用來解釋貧民區的青少年犯罪率較高相當好用,因為他們所存在
的下階層生活條件不好,有較嚴重的社會疏離感。
對少年犯罪的防治啟示:
1.避免個人疏離:加強青少年的群體意識,建立他們良好的人際關係。
2.避免團體疏離:培養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精神。
3.避免法律疏離: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預防社區犯罪策略:
1.發揚社區意識:以社區的力量維護治安,例如社區巡守隊。
2.提倡社區活動:由社區居民發起休閒活動,像是登山、烤肉
、搓湯圓這類的活動,避免社區居民疏離。
3.法律制定應更周延:對於某些低階層的居民應該要制定保障
的法律,例如低收入戶的補助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