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比較政府與政治550元

比較政府與政治準備方向整理

推薦 0收藏 0轉貼0訂閱站台
比較政府&政治(http://www.country.com.tw/~institute/)

「比較政府與政治」這個科目的內容可以分為「比較政治」與「各國政府與政治」兩大部分。所謂「比較政治」,簡單地講就是指「比較觀點下的政治學」,因此這部分的內容可以說是政治學的「進階版」。同學會發現,「比較政治」的內容,與另外一個考試科目「政治學」的內容有非常多的重疊之處,舉凡政府體制、選舉制度、政黨政治、政治與經濟的互動、民主化等議題,都是「政治學」和「比較政治」皆會討論的議題,只是「比較政治」對這些議題的討論會比「政治學」來得深入。至於「各國政府與政治」,主要談的是英、美、法、德、日、俄等六個國家的政府組織架構 ( 行政、立法、司法等部門 ) 與政治運作情況,當然在討論這六個國家時,自然而然也會隨時關照到我國政府組織 / 政治運作狀況與這六個國家的異同。因此「各國政府與政治」通常會談的是英、美、法、德、日、俄與我國等七國的政府與政治。 [ 這一兩年也有一些學校的老師會談到歐盟與中國 ( 中共 ) ,只是其重要性遠不如前面七國。 ]

在了解了「比較政府與政治」這個科目的大致內容後,以下將分別就各校出題趨勢、準備方法、考試準備用書三個部分,跟同學作介紹。

各校出題趨勢

各校研究所考試「比較政府與政治」出題的類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類:

一、比較政治:這種考題不是針對特定國家出題,而是針對某些概念或議題出題。例如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依賴理論、發展國家論、統合主義、新制度論、研究方法等課題。這種考題往往是同學較感棘手,也覺得較難掌握的。例如東吳 93 年的考題:「現代化理論和依賴理論的基本想法和看法有何不同?何者比較能夠解釋台灣經驗?」便是屬於此種類型的題目。

二、單一國家的政府 / 政治:這種考題可以說是最傳統的出題方式,也是同學最容易掌握和準備的考題。例如台大 93 年的考題:「 1990 年代,日本曾進行選舉制度改革,試問此項改革的背景為何?並扼要分析目前日本參眾議員的產生方式。」即屬此類型的題目。

三、若干國家之政府 / 政治的比較:這種考題是針對兩個以上國家的政治制度異同出題,這種出題方式比上一種方式稍微靈活些,同學在回答此種問題時須對各國政治制度的異同具備統整性的概念。例如東海 93 年的考題:「法國的憲法委員會與德國的憲法法庭在組織、功能和權力上有什麼不同?試比較之。」便是此類型的題目。

若觀察幾個主要學校的出題趨勢,會發現不同的學校在出題上各有偏重,以下簡單說明各校的出題特色:

台大:第二、三種類型題目的出題機率高,四題中通常至少有兩三題是這樣的題目。
政大:三種類型的題目都有可能出題,從歷年看來三種類型題目的分配頗平均。
中正:只考第一種類型題目,也就是只考比較政治而不考各國政府 ( 其實簡章上就已言明考試科目是「比較政治」 ) ,而且偏重政治經濟學方面的考題。
中山:雖然簡章上所列的科目名稱是「比較『政府』」,但題目幾乎都是第一種類型 ( 比較政治 ) 的題目。
東吳:三種類型題目都有,近年來越來越偏重第一種類型的題目。另外,東吳考題還有兩個特色:一、題目較多,通常不只四題,所以同學答題時切記要把握時間;二、考古題出現的機率高。
東海:幾乎都是第二、三種類型題目,且題目考得比較細。


※準備方法的建議:

一、關鍵概念的掌握 :

由於研究所考試的內容非常廣泛,與範圍有限的學校期中考、期末考不同,同學在準備研究所考試時應著重掌握各個主題、各個理論的「關鍵概念」。如果對於關鍵概念都能確實掌握,再用自己的話做邏輯上的連結,就是一篇好的答題試卷。除非你覺得自己天賦異稟,否則切勿求好心切、貪心地想要「博學強記」書上的通篇內容。舉例來說,關於依賴理論的主要論點,同學應該要記得的是「經濟殖民」、「雙元經濟」、「不平等交換關係」、「既得利益者的結盟」、「須與世界資本主義脫鉤以求自主發展」等關鍵概念,然後用自己的理解和行文方式把這些概念連結起來。也就是說,儘管在準備研究所考試時仍然必須花工夫作記憶和背誦的工作,但是對內容作真切的理解才是最關鍵的。

二、掌握時事發展 :

「比較政府與政治」的考試題目經常會與時事作連結,舉例而言,柯林頓緋聞案的發展、美國總統權力在九一一事件後的權力消長、法國針對總統縮短任期進行修憲公投、公投議題等都曾經成為考題。即使不考直接的時事題,出題老師也經常會從當前時事發展中尋找出題的靈感,像最近這幾年關於分裂 ( 或稱分立 ) 政府、少數政府、聯合政府、政黨重組、第三條路 / 新中間路線、覆議制度、單一選區兩票制等議題,既是新聞界的熱門話題,也是考試時的熱門考題,因此同學對於當前世界各國與我國的政經時事有必要隨時掌握。

三、蒐集考古題,了解各校命題趨勢 :

從各校歷年的研究所考題可以找出各校的出題重點與特色,有些學校甚至就直接考考古題 ( 例如東吳 ) ,因此同學在考前對於考古題也應加強蒐集。事實上,最好是能夠在一開始準備這個科目時,就把各校的歷屆考題準備在身邊。而且要對考古題進行「擬答」的工作,所謂擬答,並不是要求同學要一題一題地把每個考古題都白紙黑字回答得非常完整,而是要同學在看到考古題時,至少要在腦中思考一下:若是考試時又碰到類似或甚至相同的題目,我要如何回答。否則就算蒐集到考古題,在應考時碰到一模一樣的題目卻毫無事前準備,也是枉然。

四、閱讀可能命題老師的期刊論文著作 :

一般而言,研究所考試的命題老師以當年度在該系所教授「比較政府與政治」等相關科目的老師最有可能,因此同學也應儘可能閱讀這些老師在比較政治領域所發表的論文著作 ( 甚至是報章上的短文、評論 ) ,藉此可以瞭解出題老師最近是在關心哪些議題。事實上,有些出題老師甚至就拿自己最近發表之論文的部分內容作為考試題目。就算出題老師不是直接以他自己最近的論文著作作為考試出題的來源,有時候同學因為閱讀了出題老師的論文著作,應試時在概念的使用上和用字遣詞上往往還是可以因此「投老師所好」,這可以讓出題老師在閱卷時對你留下好的印象以提高分數。

五、與「政治學」相關內容搭配準備 :

由於「比較政府與政治」這個科目的「比較政治」部分與「政治學」內容有許多重疊之處,同學在準備比較政治的部分時,務必要和「政治學」這個科目中也有提到的相關內容搭配閱讀,才能收到「綜效」 (synergy) 。舉例來說,「政治學」課程中會談到總統制與內閣制的特徵,「比較政治」對這個議題也必然會提及。同學在某日上「政治學」的時候,政治學老師可能會告訴你總統制有七個特徵,很可能過了兩個月之後,在上「比較政府與政治」的時候,比政老師又告訴你總統制有八個 ( 或六個、七個… ) 特徵。這時候,同學就應該把兩個月前上政治學時政治學老師所講的內容找出來,與比政老師所講的內容互相比對,研究一下兩個老師所講的有沒有什麼異同處,然後歸納整理出你對這個議題的最終理解。否則,兩個月前背的是一套答案,兩個月後記的又是另外一套答案,然後考試時回答題目時東漏一個西漏一個,那就真的是事倍功半了。

※考試準備用書:

由於「比較政府與政治」可以分為「比較政治」和「各國政府與政治」兩部分,以下就以這兩部分分別介紹準備考試方面的必備書籍。要先強調的是,以下所介紹的書籍都是針對準備考試來著眼的;有多多書籍雖然具有學術價值,但由於不適合拿來準備考試,就不在以下的介紹之列。換言之,下面的書籍介紹是「考試取向」而非「學術取向」。那些學術取向的書籍就請同學考上研究所之後再好好 K 它們吧!

※比較政治部分:

目前在市面上,我覺得在比較政治方面並沒有非常適合拿來準備研究所考試的「單一」書籍,因此同學在準備比較政治的部分時,主要還是必須就各個比較政治的主題分別閱讀相關的期刊論文與某些專書的部分章節,這些須閱讀的資料在上課的過程當中我都會跟同學作介紹。不過以下這幾本書,儘管不能包含比較政治的全部主題,但同學最好還是能夠盡量讀一讀。

1. 艾倫‧李帕特 (Arend Lijphart) 著,陳坤森譯, 1993 ,《當代民主類型與政治》,桂冠。
2. 艾倫‧李帕特 (Arend Lijphart) 著,高德源譯, 2001 ,《民主類型》,桂冠。
( 以上這兩本書擇一閱讀即可 )
3. 王業立, 2001 ,《比較選舉制度》,五南。
4. 彭懷恩, 2001 ,《比較政治學》,風雲論壇。

※各國政府部分:

在各國政府部分,同學應該要閱讀的書籍如下:

1. 李國雄, 2004 ,《比較政府與政治》,三民。
2. 胡祖慶, 2004 ,《比較政府與政治:憲政民主與改革》,五南。
此外,同學在準備各國政府的部分時,若想對各國政府與政治的細部內容作進一度查閱和了解,五南出版的各國政府系列 ( 目前出版了《英國政府與政治》、《法國政府與政治》、《俄國政府與政治》 ) 與揚智出版的各國政府系列 ( 目前出版了《英國政府與政治》、《美國政府與政治》、《德國政府與政治》、《日本政府與政治》、《中國政府與政治》 ) 都是不錯的參考用書。不過這些書籍的內容非常細,若專門就準備考試而言並沒有必要一一細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日米豪印首脳会合共同声明

 本日、我々、オーストラリアのアンソニー・アルバニージー首相、インドのナレンドラ・モディ首相、日本の岸田文雄首相、米国のジョー・バイデン大統領は、東京に集まり、包括的で強靭な、自由で開かれたインド太平洋への揺るがないコミットメントを新たにする。  1年と少し前、首脳は初めて顔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