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箭在弦上,上週中國電信商中興通訊(ZTE)慘遭美國施以7年禁止採購令,對中興通訊造成巨大衝擊,不僅在硬體方面無法繼續採用高通的晶片而須要重新設計產品,軟體方面也恐被禁止使用Google的Android系統。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進一步增加對中國科技公司的限制,近期又投票通過一項措施:禁止受到聯邦資助的電信營運商,使用對美國國安造成風險的供應商。此舉被認為是針對中國另一間科技大廠華為。
這早已不是美國官員第一次用「國家安全」為由呼籲禁止中國科技公司兩大代表華為和中興通訊的產品,自2012年以來,兩家企業在美國經營的阻礙日漸升高。
上週,全球科技情報公司「阿瑟頓研究」(Atherton Research)的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巴提斯(Jean Baptiste),於《富比士》撰文表示,華為很有可能在今年底退出美國市場。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Verge》報導,華為將把重心轉向加拿大市場。
報導指出,華為決定不在美國市場銷售最新款的P20智慧型手機,並且與美國電信商 AT&T 及通路商Best Buy取消經銷協議,這意味著華為的消費者業務集團在美國市場銷售智慧型手機、穿戴式裝置、平板電腦以及筆記型電腦等產品的情況幾乎宣告終止。

中國有報復的本錢嗎?

業內人士認為,美國這一連串的禁令與華為的撤退,使中美貿易情況變得更不穩定。隨著兩間中國主要出口企業被美國限制,外傳中國正在籌備對美國的反制裁計畫,報復對象很可能會是美國的科技公司,例如蘋果。如今在微博等社群網站上,已經零星地出現了呼籲抵制蘋果iPhone手機的聲浪。
事實上,中國過去也曾動用廣大消費者在政治爭端中懲罰日本、韓國、菲律賓的企業和商品。然而當對象換成美國,是否還能有同等自信?
在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美國的技術與產品,從電腦中的操作系統、手機中的軟體,到民生用品、飲食購物等等。
數據顯示,雖然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持續下滑,但去年仍在該區創下448億美元營收,佔全部淨銷售額約20%。且蘋果公司的產品有極大比重是中國製造的,研究機構Atherton Research報告推斷,中國如果為了中興報復美國、抵制蘋果,蘋果股價將崩跌,屆時恐須裁中國員工多達2.7萬人。換句話說,中國制裁蘋果,其實無疑於制裁自己。
除了消費者可能無法因民族主義而完全割捨的消費品外,中國在其他方面也難以真正做到抵制美國。從1990年到2017年,美國向中國輸入資金超過2500億美元(約新台幣7.3兆)。且美國的跨國公司為中國某些重要的政策出了許多力,例如IBM和沃爾瑪(Walmart)正在與電商公司京東和清華大學合作,協助改善中國的食安問題,而這是中國政府十分看重的項目。
在技術方面,雖然中國在不少科技領域已如火如荼地追趕上國際水準,但仍無法脫離美國的技術、服務、產品,靠自己獨當一面,如中興通訊遭封殺,就暴露了中國晶片產業的不足。因此抵制美國貨的報復手段,對中國經濟造成的衝擊,將遠大於過去抵制日韓的負面影響。
過去幾週,一些中國官媒暗示,如果華盛頓繼續升高貿易戰的火藥味,北京很可能會把自己的數億消費者作為武器,例如《環球時報》3月的社論《抵制美國大豆,中國很容易做到》。 但在美國大動作封殺中興通訊後,或許意識到苗頭不對,日前《環球時報》又發言表示,「美國媒體想煽動中國使用抵制美貨這個『最終武器』,是一個會讓中國陷入內耗的陷阱。」足以見得這場戰役中,中方能在社群網站上叫囂或許已是極限。